近日,佛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了《关于推进“博物馆之城”建设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提出,争取到2022年,佛山筑牢国有与非国有博物馆并举同重的事业新基础,构建七大系列博物馆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,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岭南文化名城特色、制造业一线城市特色及佛山人文特色的“博物馆之城”。
《意见》明确,对正式登记设立的非国有博物馆(不含美术馆、艺术馆),经评审后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、150万元、80万元及3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,经市认定的行业博物馆在此基础上增加50万元。
2022年博物馆数量增至100家
此次公布的《意见》明确,佛山要围绕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“更具品质的文化导向型城市”的总目标,争取到2022年,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岭南文化名城特色、制造业一线城市特色及佛山人文特色的“博物馆之城”。
具体而言,到2022年,佛山的全市博物馆、美术馆、艺术馆数量力争位居前列。经正式登记注册的博物馆(含纪念馆)数量增加至100家,美术馆、艺术馆总数提高到100家;各类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进一步提升,实现每10万人拥有1家博物馆,每10万人拥有1家美术馆或艺术馆。
同时,非国有场馆实现全员登记注册、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,非国有场馆数量提升至150家,占比提升至75%,并涌现出一批专业化程度高、社会影响力强的优秀民办场馆。
《意见》还要求,至2022年,要立足佛山地域特色,发展历史综合系列、名人故居及革命文化系列、佛山产业系列、社区生态系列、非遗民俗系列、特色收藏系列、岭南艺术系列等七大系列为有力支撑的场馆体系。全市博物馆、美术馆、艺术馆体系化发展、系列性成长,办馆水平不断提高。
此外,佛山还将全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,实现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率不低于90%。着力培育一批博物馆示范工程、品牌活动,推动各场馆软实力、惠民力得到全面提升,年举办展览数量不少于200个、各类公益活动不少于800场次,观众数量达200万人次以上。
《意见》明确,佛山将充分利用各类民俗、古建、古民居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建立各类博物馆,推动博物馆围绕特色馆藏、民俗恢复、非遗活态展示等内容创新展陈方式,彰显岭南文化特色内涵,让佛山“博物馆之城”成为岭南文化的样板、门户与橱窗。
非国有博物馆最高可获200万补助
根据《意见》,接下来佛山将按照“新建一批、提升一批、完善一批”的方式有序推进“博物馆之城”建设。
在各类新场馆建设方面,佛山将加快推进市博物馆新馆、康园、顺德华侨历史博物馆等场馆筹建。其中,重点筹划“佛山市美术馆”“佛山民间工艺博物馆”“佛山纺织博物馆”“佛山铸造博物馆”“佛山中成药博物馆”,以及各类遗址博物馆与革命纪念馆建设。
在资金补助方面,《意见》明确,各区筹建古遗址博物馆,经市认定后,每个馆可获得投资额15%且总额不超400万的资助。同时,对正式登记设立的非国有博物馆(不含美术馆、艺术馆),经评审后分别给予最高200万元、150万元、80万元及3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,经市认定的行业博物馆在此基础上增加50万元。此外,对于改建、扩建的非国有博物馆(不含美术馆、艺术馆),给予投资额20%、总额不超过30万元的补贴,经市认定的、改造成行业博物馆的在此基础上增加50万元。对正式登记设立的非国有美术馆、艺术馆,经评审后分别给予最高80万元、60万元、40万元、20万元的补助。
接下来,为提升非国有场馆办馆层次,佛山将针对已登记注册的博物馆(不含美术馆、艺术馆),根据每年运营评估结果,分别给予15万元、10万元、8万元及6万元运营补贴。
此外,佛山还将设立非国有博物馆优秀原创性展览补助,对优秀者给予2万元至12万元的补助。对于引入优秀外展,经评审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、12万元及6万元一次性补助。市内场馆组织外展,经评审分别给予最高20万元、12万元及6万元一次性补助。
依据五区资源推动场馆集聚发展
《意见》指出,佛山将引导各馆转换发展方式、找准内增长动力,推动各场馆内涵式发展。树立博物馆集聚发展理念,对市内场馆进行科学性、整体性规划,逐步实现组团式规划、集约化建设。
首先,佛山将围绕七大系列场馆建设这个核心任务,指导佛山市博物馆学会等行业组织牵头建立各系列场馆的联盟。另外,在各个系列中选取发展条件较好、业务水平较高、社会影响力较大的1至2家场馆,给予适度资源倾斜及业务扶持,将之培育成龙头核心场馆。
同时,佛山将从宏观层面运用好现有资源打造区域性博物馆群。具体而言,禅城区可以石湾片区为基础,集聚河宕遗址、石湾陶瓷博物馆、岭南酒文化博物馆等资源,突出“佛山历史画卷”主题连片打造;南海区可以西樵、丹灶、九江片区为基础,集聚西樵理学名山、康园、吴家大院等资源,突出“佛山文化先驱”主题连片打造;顺德区可以北滘片区为基础,集聚中国·家电博物馆、广东工业设计城等资源,突出“佛山智造”主题连片打造;高明区可以明城片区为基础,突出红色革命资源连片打造;三水区可以云东海、芦苞镇、南山镇片区为基础,突出生态资源禀赋,连片打造生态博物馆。